移动支付盛行的今天,银行还需要准备大量现金吗?

银行为什么要准备大量的现金

虽然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喜欢用手机支付,很多人可能钱包里一分钱现金都没有,但你到银行看看,一天总是会有很多的客户取现金的,不过听之前的前辈说现在每天准备现金的量已经比过去少很多了,过去像我们支行网点一天要准备200-300万现金库存,现在基本100万就够用。

很多人认为我们年轻人基本都不用现金了,出去吃饭买东西都用手机支付,很方面,有的还有优惠或者红包,可是有个特别尴尬的事实是我们年轻人现在很多都是月光族,有一部分有少量的储蓄,大部分有钱有储蓄的都是中老年人,虽然现在逐渐有老年人已经慢慢开始接受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了,但是他们的大多数是不敢把大量的金额放到支付宝、微信里面的,一般都是放个几百元或者几千元逛超市、水果店用,他们对支付宝和余额宝心理还是不踏实。

还有很大一部分老人,他们就喜欢存折、存单,看起来实实在在的东西,白纸黑字,他们连银行卡都不信任,我之前就特别无奈,和一些大爷大妈说大额存单收益高、也是保本保息的,而且存50万以内也享受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可是大爷大妈可能也就停顿三五秒,然后依然非常坚定的说:还是存纸质普通存单吧。

存钱是这样,取钱时也是,哪怕这钱是给孩子还是朋友急用,我们告诉大爷大妈手机银行、网银转账免费、安 现在全,就是不放心,就是要拿着实实在在的现金走,有的甚至还会要求一捆捆验一遍,我相信每个人的观点和态度都是过去的经历和经验决定的,所以也会尝试去理解老人。

如果你说要现金的都是老人、年轻人很少,别的支行不知道,我们支行就有几个小企业,每次开工资都是取的现金回去开工资,连我们行领导都劝开一个代发工资多好,还省劲还方便,企业主也无奈的说:员工就喜欢开现钱。我猜可能是喜欢那种辛苦了一个月、然后拿到实实在在的工资的感觉,还可以点一点、数一数,有成就感。大部分都用手机支付了?

心理学有一个叫认知偏差,意思就是看到身边的人都有某种属性,就认为所有人都是这样。

就比如我周边有些女生接连遇到两三个渣男,就会感叹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但我觉得这不是一定的。

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是不代表他们不用银行卡了,大家的工资大多数企业都还是开到卡里

在一二线城市支付宝、微信支付确实非常普遍,但是还是有大量的人并没有使用或者不经常使用。

我忘了是哪一届春晚,就是马云阿里巴巴赞助的,春晚当天抢支付宝红包一度支付宝系统瘫痪,像支付宝都是经历过双十一的,可以说见过各种大风大浪,没想到春晚的阵势还是把支付宝吓了一跳,可见很多东西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

但是在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农村,很多人还是习惯于现金,上次回乡下,想买个面包,小卖店店主是个老爷爷,没有二维码付款,连微信都没有,我和我妹两个人加起来都没有一分钱现金,搞得很囧,辛亏老大爷大气,让我们拿走了,我去姨姥家借了现金才送回去。

还有一点是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支付宝和微信里的钱提取到银行卡里需要收千分之一的手续费,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很多人改变行为,不把钱再存支付宝或者微信里了,或者用它来交易,大家可能觉得千分之一没什么,但是股票的交易费用现在才万分之二,支付宝微信的费用是他们的五倍,而且经常从支付宝、微信大金额进进出出的朋友,其实这笔费用也不小呢!所以“只用”真的不是这样,像银联现在大力推的云闪付现在用的人也很普遍,也能扫码支付,折扣还很大,从银行卡存取钱也没有手续费。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在下方投我一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