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学校幼儿园办养老食堂 政府开支民生占了大头

建学校幼儿园办养老食堂,改造焕新老旧小区

好日子:政府“报账”,民生支出占比七成

常青花园幸福食堂,老年人开心进餐长江日报记者黄金摄

2019年9月,新建的东西湖区东山第二幼儿园投入使用

红钢城大街整治提升,人行道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长江日报记者王谦摄

2019年,全市民生支出161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2.1%,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比2018年增长14.9%。体现我市对民生支出的有力倾斜,大力落实“让人民过好日子”的坚定思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民生大事难事急事,精准发力,补上短板,切实加强社会保障,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引起代表委员广泛热议。

盖学校添幼儿园建图书馆

政府开支民生占了大头

“政府过紧日子,就是为了老百姓岁月静好。”市人大代表、汉阳区人民政府区长徐丽介绍,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9年,汉阳区政府整体支出为67.5亿元,民生支出达到48亿元,民生支出占比七成以上。“民生改善,老百姓体会最深的是教育领域。”徐丽说,汉阳投入16亿元发展教育事业,新改扩建中小学校9所、净增学位万余个,新增公益普惠幼儿园32所。

徐丽介绍说,眼下,市五医院本部改扩建正在推进;新建社区足球场10块以上提上日程;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惠民。“2020年,汉阳区政府将做好继续过‘紧日子’。”徐丽说,将进一步更好统筹资金投入民生和产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民盟蔡甸区工委主委陈厚志说,蔡甸区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了民生上。于2019年底破土动工的蔡甸区城市客厅包含有图书馆、游泳馆、体育文化广场“两馆一场”的规划,建成之后将极大地服务于群众。

打个电话家庭医生就上门

社区日托照料60岁以上老人

政府勒紧腰带,把钱用在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上。养老问题被代表委员们普遍关注。

市人大代表、西桥社区书记董守芝造就了蜚声全国的“西桥模式”,她说,“好日子”首先是“老有所养”。照护中心采取社会化运营模式,通过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等主要形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目前,中心开设了助餐服务,主要服务对象为辖区60周岁以上符合帮扶条件的老年人,每天为他们提供中午的餐食,4菜一汤,两荤两素,还有水果或酸奶,365天不间断。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正在推进中。“老人吃得满意,我们就放心了。”董守芝说。

市政协委员、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业炉所副所长姚建说,过去一年,武汉不少区在家庭医生制度建设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例如我所在的小区,社区将家庭医生的情况张贴在楼栋的公告栏里。家里有什么事情,打一个电话,家庭医生就上门了。这对于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非常有必要。”

民营幼儿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

每个孩子每月收费直降500元

“政府支出在不断压减,教育领域的投入在持续增长。”市人大代表、武汉市第三中学工会副主席、民盟汉阳区工委主委吴莉华注意到近些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吴莉华以所在的武汉三中为例,政府在四新生态新城的核心区域建设了新小区,整个新校区是按照新高考、新课程的规划进行建设,校区教学设施、实验装备、智慧校园系统及信息技术建设等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

市政协委员、民盟洪山区工委主委叶芳非常关注普惠性幼儿园。她关注到洪山区的丽晶鹏程双语幼儿园由纯民营幼儿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收费由2000元/月降为1500元/月,政府财政出资,对园内设施进行更新更换,对师资进行各类培训,保证了老师的稳定性。

叶芳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80所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新改扩建,说明政府花大力气解决孩子上学难、上学贵这一难题,谋新出路,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样的普惠性幼儿园出现,老百姓的好日子真是越来越多。”

政府工作报告对医疗着墨不少

更多“救命药”纳入了医保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医疗方面着墨比较多,因为医疗是惠民的重要内容,政府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作为一名医生,市人大代表、武汉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郑承红自然更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花多少钱,是老百姓在看病时非常关心的问题。郑承红认为,通过医改降低老百姓看病费用负担,是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至关重要的顶层设计。郑承红说:“这对医疗机构是一个挑战,但我很有信心,因为有政府的投入和同仁们的共同努力。”

为了方便就医,武汉市所有医院都在努力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郑承红介绍,2020年,武汉市中医医院将推出“诊间支付”,病人直接在诊室门口扫码就可缴费,不用再去特定的收费点。

市政协委员、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技术主管邱结平说,相信2020年,政府会投入更多财力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期待更多的救命药可以纳入医保。“比如一些治疗慢性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的新药等。”

“低保边缘户”盼来好消息

“支出型贫困家庭”政府来救助

政府过紧日子省下的钱,用在什么地方,代表委员们很关注。

市人大代表、武昌区水果湖街东亭社区书记王学丽说:“作为社区书记,我非常关注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我了解到政府提出要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以集中财力保障民生。”

“低保边缘户”是王学丽一直关注的对象,很多是支出型贫困家庭,家人生病、孩子上学就能将一个家庭拖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社会救助范围,让王学丽很振奋。她说:“这对于因病致贫、因支出致贫的家庭来说是个好消息,我深深感到政府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市政协委员、江汉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安全管理中心主任刘元则关注老旧小区的改造问题,老旧小区居住着不少中低收入家庭,小区年久失修,政府就投钱改造。仅江汉区,就改造了24个老旧小区,超1.7万户居民受益。

家住江汉区取水楼社区的登月小区的张女士说,小区改造了供电管线、照明设施、雨污管道,新增了绿化,能焕然一新全靠政府的投入。

“家门口的学校、食堂、医院,这些都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市委市政府把老百姓的好日子当作大事来抓,才能这样把一个个民生保障落实。”市人大代表、江岸区百步亭社区管委会主任王波说,百步亭社区有10个幼儿园、4个小学,社区里的居委会办了自己的养老食堂,此外,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从慢性病到幼儿疾病的预防都能应对。

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孙珺黄琪郭佳胡雪璇邢帆唐煜冀杰肖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