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书法中的笔势?感谢分享转发

汉字是以点画造型而构建的,书法艺术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作为一种造型的艺术,故其艺术美及其感染力必借之以力和势来表现和传达。

书法艺术的美,本质是将静止在纸上的文字通过力和势来传达精神上的动态美的,进而达成欣赏与创作的共鸣。书写者的文字内容、思想情感通过线条、结构、章法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和渲泻。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实现书法中的笔势这个话题。

图片1林则徐《临皇甫君碑》

笔势是书法中用笔的一种方法,它表现出来的是意态和气势,书法中有了这些意态和气势以后,就会显得生动、自然。最早提出笔势是东晋书圣王羲之,《晋书王羲之传》中记载:"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意思是说王羲之的隶书是非常好的,其中的笔势如浮云,似惊龙,当然,这是一种比喻而已。但它说明了笔势在书法中的重要作用,似乎能给书法增添了活龙活现的生命力,让作品更加富有观赏力。

图片2林则徐《临皇甫君碑》

每一个汉字都有它自身的笔画顺序,在书写中,人们需要沿着这些顺序一笔一画地把它写出来,这些点画通过有机的联系和矛盾的对立统一而形成完整的统一体。另一方面,两个以上的字可以形成混合的、整体的气势,最后展现出完整的章法。假如我们去掉笔势的用笔方法,像是火柴棍堆积汉字一样,那样的话,这个字就很死板,尽管可以辨认,也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但总是没有看头。因此,笔势是通过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或行与行之间的内在的形态构成来表现字、行、篇(幅)的气韵精神的载体。

图片3林则徐《临皇甫君碑》

笔势是承接前后汉字的纽带,是连接章法的桥梁。第一笔的收笔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第二笔起笔时的动作的开始,这些联系与矛盾便是通过笔势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借助点画的变化、结构的款正和行的气韵,构成的是一种抽象而又具体的美学表现形式。势的抽象性在于含蓄与呼应,具体在于文字点画线条的质地、方圆、肥瘦、正、伸缩、长短等。

笔势是书法艺术的筋脉,一般通过动和静来表现。就动与静而言,篆书、隶书、楷书多以平正为主,而行书和草书则以表现飞动为主。书体特征不同,书家风格各异,都是基于势的不同表现。例如在写行草书的时候,这个方法用的是最为明显的,有的用牵丝相连,有的是笔断意连,有的则是"隐藏"着的连接,意思是收笔与起笔的某种"意连"。

图片4《陆柬之行书字汇》

篆书讲究均衡,忌对称失衡,所占静态成分最大。但它要求静中求动,比如在对称中通过点画长短变化而寓动于静。隶书也讲究均衡平正,多以横向取势,起收多藏而少露。但这并不排斥其对动态的追求和表现。如点画的开合、伸缩等都是为求得一种动感。这一点我们从隶书中形体扁方的结构,左右舒展的波磷点画上可见一斑。

图片5《陆柬之行书字汇》

楷书点画独立,看起来端庄肃穆,严整厚重。实际它早已通过点画自身的特征和点画间的有机呼应,把动态含蓄地融在了静态之中了,所谓“意连”只是其表现形式上隐晦一些罢了。每个字点画的呼应是贯穿始终的,这样遥相呼应的空中行笔完成“意连”,正是静中寓动的所在。

图片6《陆柬之行书字汇》

行书、草书是以动势为主的。点画间的映带、呼应、使转、萦带、飞白便是其笔势的体现,但这些都是在重心平稳的前提下完成的。尽管行书、草书的动势比重较大,但在动的背后同样蕴藏着平和的静态之美。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也可以感悟到“倚石听涛”的壮美,“戴月荷锄”的恬静。

任何事情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我们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研究学习后,自然会掌握它的特点了。

图片7《陆柬之行书字汇》

在行笔时,要利用笔尖的惯性原理,使之产生出节奏之美,这其实就是笔势之美。懂得了这个基本原理后,就会在书写中能较好地把握笔势了。在追求达到笔势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记住承接关系。不管是字内还是字与字,这种承接关系就能很好地产生笔势之妙。上一画写完,或是上一字写完,不是代表着笔势就结束了。"余音绕梁"、"大音希声"才是书法中的最高境界。二是刻意训练。有些经典的书法作品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笔势的书写规律,例如《书谱》、《出师颂》的用笔就是学习笔势的最好范本。

相关文章